下了班,去夜校

2024-10-06 08:00:00 来源: 《环球》杂志

 

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青年夜校喀斯特广场校区,老师在给学员上健身操课(6月20日摄)

/《环球》杂志记者陈席元熊翔鹤杜子璇田晓航 胡艳芬

编辑/林睎瑶

  今年夏天某个夜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大厅灯火通明,针灸科主任中医师张宜默带着一群年轻“徒弟”,认真习练中医传统功法易筋经。每周一次的中医夜校课上,“徒弟”们求知欲旺盛,总会央求张宜默多教几个“招式”,原本一小时的课程,常拖堂到夜里8点后才结束。

  院长张威没想到,医院的中医夜校开班第一期就有300多人报名,第二期报名人数几乎翻倍,第三期竟多达近千人。“人们健康理念的改变是动力,预防治疗一体化健康服务是吸引力。”张威分析道。

  不被强迫、不用考试、全凭兴趣;同学是志同道合的陌生人,老师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不占用工作时间,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这样的夜校课堂,谁不憧憬呢?

  当许多人以为“夜校”早已湮没在历史中时,其实它已走过百年。不同时期,中国的夜校发挥着不同的教育功能——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用来提高工人文化程度、唤醒工农革命意识;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大力扫盲、教授生产技术;改革开放后,则主要是鼓励提升学历……

  如今,夜校在中国许多一线城市复兴,主打技能提升和兴趣培养,成为不少职场人士或成年求职者,放下手机、逃避无效社交,专注求知和陶冶自身的好去处。

 

职场人的兴趣班 

  “望子成龙,不如提升自己”“没有孩子,正好投资自己”……近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办夜校,且颇受欢迎,常常是“开课即满”“一座难求”。种类、形式多样,性价比高,夜校成为不少都市中青年下班后的新去处,也成为教育市场的新风口。

  庄安愚是一名“90后”,他在手机导航软件上将“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楼”设置为下班后的新目的地。他报了苏州大学夜校的ChatGPT课程。“我不在乎夜校的结业证书有没有用。能学到知识,肯定比在家刷短视频强。”

  “我想给8小时外的自己另一种可能。”古典舞学员袁静是一名“二娃宝妈”,虽然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大,她还是尽力争取“属于自己的时间”。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届都市中青年成为终身教育的“新潮人”。

  去年8月,江苏省常州市工人文化宫焕新开放。暌违20多年,“职工夜校”再度走进职工市民的生活,12个大类65个班的名额被1191名学员“秒抢”。

  今年3月,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放出680门课程,50012节课,吸引73万人线上抢课,“中医石氏伤科”5秒钟抢完。截至5月,武汉青年夜校已累计开设各类课程228节次,覆盖学员8000余人次。

  4月以来,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根据年轻人需求,创新“青年点单+夜校接单”的多元化学习模式,目前已免费开办多期体育运动、手工花艺、短视频运营、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程。

  开课以来,该青年夜校陆续推出了手工花艺、短视频运营、中医药文化等特色课程,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学员张小英说,“以前下班在家都是追剧、玩游戏,现在有了青年夜校,我发现它开课的活动非常丰富,每次的课都不一样,让我们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共青团泸州市龙马潭区委副书记罗鹏介绍说,每期课程均通过提前进行社群访问、电话访问等方式,了解青年朋友们想学习的技能或兴趣爱好,然后针对性开设夜校课程,从而实现“点单式”开课。

  江苏青年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陈蕴哲认为,与上世纪的夜校重点满足学历教育需求不同,当下夜校主要提供非学历教育服务。此外,课程不限于传统的教育培训,还涵盖艺术、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换言之,如今的夜校更像是“成人版的少年宫”“青年人的老年大学”,是面向职场人的兴趣班。

  据了解,目前各地夜校的举办主体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文化馆、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公共机构,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公益性夜校课程。二是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职业院校,它们长期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教育。以江苏为例,169所普通高校中有137所举办高等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年度规模400余万人。三是民办社会培训机构,课程以付费为主,有的初期提供免费或低价体验课,或与公共机构合作提供低价课程。

 

夜校何以复兴?

  课程时尚多元、兼具社交属性,是不少夜校吸引年轻人的地方。

  探戈舞、街头摄影、手冲咖啡、涂鸦心理学、非遗工艺手作、古琴、识别收集矿石……随着年轻人不断“解锁”有趣的课程,这些“下班后的小确幸”“‘回血’型夜生活”,让夜校成为打工人“去班味儿”的绝佳选择。

4月23日,在济南市图书馆中心馆,夜校学员在学习团扇制作

  天津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石远宇去年底和同学创办了南京“叁野灯”夜校。在他看来,轻松、“反内卷”的学习氛围,是夜校走红的重要原因。

  “夜校招生消息发出当天,我就收到了近百个好友申请。”石远宇告诉记者,毕业后他在少儿美术班、高考艺考班、老年大学都工作过,“夜校不仅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彼此不存在竞争关系,大家出于兴趣爱好聚到一起,也可以拓展职场之外的朋友圈。”

  积极学习提振了很多年轻人的精神。“下了班就赶夜校,只有上学的时候才有这种感觉,但比那时候要开心。”“上夜校让我觉得人不再内耗了,之前下班后刷手机只会越来越累,上夜校后感觉气色都变好了。”

  价格也是吸引力之一。“不是兴趣班上不起,而是夜校更有性价比。”这句网络流行语道出了夜校受青睐的部分原因。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商业培训机构的课程往往价格不菲,如一节瑜伽小班课要300多元,私教课500多元。而夜校相对低廉的费用,让更多人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买单。

  记者梳理发现,大多数夜校平均每小时收费在百元以下,且多为30人以内的小班化教学。采访中,“便宜实惠”“性价比高”是不少学员的集中评价。有学员认为,与动辄数千元、上万元的私教课、兴趣班相比,夜校的举办主体多为公共机构,不必担忧“跑路”风险,消费更放心。

  也有人上夜校是为弥补职业能力短板。“人工智能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要跟上岗位最新需求、克服本领恐慌,就得不断学习。”庄安愚说。

  “观察哪些夜校课程火、需求大,可以看出社会上需要什么、缺什么,这对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借鉴意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储备好相关技能和素养,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韩伟说。

 

别让“夜校风”变成“一阵风”

  在满足青年学习技能、培养爱好、治愈焦虑、增进社交等多元需求的同时,部分夜校也存在质量、运营等方面的隐忧。

  比如,一些公办夜校在运营模式上缺乏可靠支持,面临难以持续的尴尬局面。

  中部某市青年夜校由一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担,每周有6节课,每节课约30人。“有的课程成本较高,如一节调酒课就需1500元。”该中心负责人说,属地街道是目前主要的经费来源,“不少年轻人希望我们扩大规模、增加种类,但我们能调动的资源毕竟有限,未来如果一直免费,维持运转也很困难。”

  东部某市主城区共青团组织负责人也坦言,目前他们的夜校仍为公益免费模式,“现在市面上的夜校越来越多,鱼龙混杂,我们对于收不收费很慎重,担心砸了招牌。”此外,一些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对办夜校持观望态度。

  27岁的武汉小伙侯卿(化名)说:“有的夜校课程价格明显偏低,其实是‘试听课’‘福利课’,课上老师大部分时间在推销正价课程。新瓶装旧酒,最终还是卖课、办卡、办会员那一套,体验感很不好。”

  为防止“夜校风”变成“一阵风”,一些受访夜校学员、举办方以及高校学者建议,不同举办主体可分类施策,在教学内容、经营模式等方面加强监管提供扶持,多措并举促进夜校健康发展。

  “学员最看重的是上课质量。”石远宇认为,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需加强监管,可定期公示夜校机构“白名单”,建立健全学员评课反馈机制,督促夜校机构不断调整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诚信经营。

  在陈蕴哲看来,公共机构办夜校需兼顾公益性和持续性,重点把好课程的师资质量关、教务管理关、思想导向关,不宜大包大揽,更不可当“甩手掌柜”,可与国企、民办社会培训机构等合规第三方合作,发挥后者更贴近市场、更为灵活的优势。

  共青团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于文建议,发挥“夜校+”的平台效应,深度整合区域文商旅资源,融入技能提升、健康养生、婚恋交友、就业创业等服务,将夜校带来的青年流量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青春力量。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