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2日電(記者 劉詩平)“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活動形象大使、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宋英杰2日表示,在氣候變化影響下,伊犁地區(qū)氣溫與降水呈上升趨勢,適宜旅游季延長。
由中國氣象局主辦的“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走進伊犁”活動當天在伊寧正式啟動。宋英杰在啟動儀式上所作伊犁氣候報告指出,與上世紀80年代相比,伊犁宜人的旅游季延長了15-20天。氣候變化影響下伊寧等地最適宜旅游的夏季延長的同時,強降雨、高溫日數(shù)增多,山區(qū)地質(zhì)災害、融雪性洪水風險也有所加劇。
宋英杰說,伊犁水汽來源獨特,印度洋水汽難以翻越青藏高原,太平洋水汽難以靠近西北,大西洋水汽長途跋涉,這里是大西洋的最后“一滴露珠”。與此同時,北天山阻擋冰冷寒風,不讓這里太冷;南天山屏蔽干熱塵沙,不讓這里太熱。群山敞開懷抱,水汽自遠方來,獨特的地形造就了伊犁的氣候“天資”。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氣象局副局長宋曉新說,伊犁地區(qū)近年來氣溫有所上升、降水增多。1981-2010年的三十年整編氣候資料與1971-2000年的三十年整編氣候資料相比,年平均氣溫上升0.5攝氏度,冬春兩季上升明顯,冬季平均上升1.1攝氏度、春季平均上升0.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累計增長10%左右。以前因為越冬困難而不能種植的油桃和一些葡萄品種,隨著冬季極寒天氣減少、氣溫升高,現(xiàn)在也可以種植了。
相關研究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近半個世紀伊犁降水和氣溫呈上升趨勢,表現(xiàn)為暖濕化。其中,夏季延長、冬季減短,初雪推后、終雪提前,旅游舒適季延長;無霜期延長,利于農(nóng)作物生長。但從長期來看,暖濕化將會給伊犁地區(qū)帶來嚴重挑戰(zhàn)。
因雨量比較充沛而被稱為“塞外江南”的伊犁,旅游資源豐富,是全國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本次中國氣象局“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活動與國家信息中心“低碳中國行”聯(lián)合,共同考察伊犁在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進程中,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探索及綠色低碳發(fā)展的模式創(chuàng)新。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