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7月6日電(記者孫亮全、王勁玉)山西省永和縣閣底村第一書記張瓊在當?shù)赜校硞€綽號:“牛書記”“蘑菇書記”和“花饃書記”。3個綽號既是說人,也是閣底村的3個脫貧產(chǎn)業(yè)。
她的第一個綽號叫“牛書記”?!芭洝辈慌?,是山西省委組織部下來當?shù)谝粫浀呐刹?,但當閣底村的牛產(chǎn)業(yè)真正發(fā)展起來,村里人覺得自己也挺牛。
閣底村是個深度貧困村,全村1024口人有447個貧困人口。2017年4月初,張瓊一到閣底村就跟著群眾下地干活,邊干邊學邊想:如果沒有站得住腳的產(chǎn)業(yè),村子還得這樣窮下去。隨后,張瓊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征求大家發(fā)展產(chǎn)業(yè)的意愿。
養(yǎng)雞怎么樣?村民們直搖頭,養(yǎng)雞風險大,村民吃過虧。種蘑菇怎么樣?村民們互相看看,沒種過,不敢吱聲。那養(yǎng)牛呢?50多歲的張智全跳了出來:“養(yǎng)牛能掙錢,以前我養(yǎng)過,后因家里有病人才停的?!?/p>
可能賠錢的蘑菇集體來種,掙錢的牛讓各家來養(yǎng)。
買1頭牛1萬元,村民們出4000元,剩下的項目補。2017年6月份全村買回來的36頭牛,到現(xiàn)在數(shù)量翻了番。張智全家的兩頭牛變成了11頭牛。
牛剛買回來時,張瓊不放心,每天天剛亮就得去各家牛棚“巡視”一圈。一個月后,就巡成了“牛書記”。張智全還講了個笑話:“小牛快生下的時候,‘牛書記’讓我告訴她一聲,結果第二天牛就成了倆,我也不知道啥時候生的?!?/p>
張瓊的第二個綽號“蘑菇書記”。
這事永和縣委宣傳部長白永明記得清。去年冬天有個大清早,白永明在縣城路過菜市場,看到張瓊和閣底村支部書記張風林站在街邊大眼瞪小眼。“還以為她要等班車回太原,一問才知是賣蘑菇,結果兩人誰也吆喝不出口?!?/p>
定下村集體種蘑菇的“發(fā)展大計”之后,村里征了3畝地,蓋了個智能大棚,去年9月份試種了一棚羊肚菌,出菇時趕上降溫,全凍死了,賠了七八千元。在技術員的指導下,趕緊補種褐靈菇,結果品質不賴,越出越多。
“有人來收,兩塊錢一斤,太便宜舍不得賣?!睆埈傉f,但是村里又沒保存和冷鏈措施,拉出去賣吧。張瓊和張風林誰都不想去,但村里就他倆有車,一起去吧。經(jīng)歷第一次的尷尬,后來他們也有模有樣。去了3次縣城兩次乾坤灣后,賣了5000多元錢。
今年閣底村有了12個蘑菇棚,即將出菇的大棚,除了一個留在集體經(jīng)營外,其他的分給了11戶貧困戶。由于蘑菇品質較好,現(xiàn)在還沒出菇,就有福建的商人來村里談價格。張瓊估計這些菌棚每個都能帶來3萬元左右的收益。
張瓊的第三個綽號“花饃書記”是她自掏腰包買來的。
閣底村有過節(jié)蒸花饃的習慣,去年春節(jié)前,張瓊又動起了掙“快錢”的念頭。她組織了十幾個村里的老大媽,培訓、體檢、辦好證照后,自己墊了3萬元購買一套蒸花饃的設備,還做了1000個包裝盒。
“總共干了8天,1000盒花饃通過網(wǎng)絡銷售一空,16位老大媽掙了1.4萬元,村集體掙了兩萬元?!睆埈偤痛迕駛兌紭返煤喜粩n嘴。
靠著“牛哄哄”“香噴噴”“圓溜溜”這3個產(chǎn)業(yè),今年閣底這個地處呂梁山深處、黃河岸邊的深度貧困村將實現(xiàn)整村脫貧。
-
河南貧困村“電網(wǎng)脫貧”任務提前完成
記者從國網(wǎng)河南省電力公司獲悉,今年上半年,河南省完成249個貧困村和1235個深度貧困村電網(wǎng)改造任務,標志著2018年全省貧困村及深度貧困村電網(wǎng)脫貧任務全面完成,比計劃進度大幅提前。2018-07-05 15:30:32
-
五年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 各地多措并舉提升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吳相琴和幾名支部委員領建了旅游、養(yǎng)殖、服裝加工等五個合作社,每個合作社串聯(lián)起3至5名黨員示范戶,再由每名黨員示范戶帶動5至10戶貧困戶。中央財經(jīng)大學稅務學院教授劉桓建議,扶貧要更多地使用經(jīng)濟手段,針對貧困地區(qū)扶貧資金缺口,充分利用財稅金融政策,完善基礎設施,助力產(chǎn)業(yè)扶貧。2018-07-05 07:22:45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