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9月22日電(記者吳光于)20世紀90年代初,在茫茫的四川大涼山深處,為了解決基礎(chǔ)教育薄弱、重男輕女的問題,誕生了許多專門為彝族女童設(shè)立的“女子班”。
1992年9月,新華社四川分社攝影記者陳燮背著相機和行囊,從成都出發(fā),坐班車、走山路,歷時3天才到達大涼山深處的普格縣東山鄉(xiāng)中心學校。這也是大涼山第一個開辦彝族女子班的學校。在校期間,他與老師、孩子們同吃同住,記錄下這個彝鄉(xiāng)學校的點點滴滴。
在陳燮的鏡頭下,孩子們上學的路坑坑洼洼,教室的地面也不平整,兩三張木板搭在一起就是課桌。老師金華英背著不到半歲的孩子給學生們上課。沒有上課鈴,只能叮叮當當?shù)厍庙懸粋€廢舊的汽車輪轂。夜晚,老師在昏黃的馬燈下,為孩子們輔導功課、批改作業(yè)。
這樣的圖景,是彼時大涼山教育狀況的縮影。大涼山,是我國深度貧困地區(qū)的一個“標本”——溝壑縱橫、氣候惡劣、交通閉塞。新中國成立后,大涼山“一步跨千年”。由于社會發(fā)育程度低,歷史欠賬深,成為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金華英說,她當年有兩個夢想——一是盼望老師不用再挨家挨戶找學生;二是有一天希望學校能有像樣的校舍。
當年,為了招滿中心校兩個班90名女孩,東山鄉(xiāng)的干部和老師挨家挨戶跑遍了周圍的村子。一些家庭出不起學費,只能由老師墊付。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xù)到90年代末。
在金華英的記憶中,班里孩子年齡參差不齊,最小的5歲,大的11歲,只有極少數(shù)的孩子有鞋穿,很多掛著鼻涕,頭發(fā)散亂。當時村里絕大多數(shù)都是土坯房,人畜大部分沒有分開,人們還習慣席地而坐……
“哇!這是我呀!”2016年10月,當陳燮帶著1992年的老照片,回到東山鄉(xiāng)尋找當年的這些女孩時,已經(jīng)是普格縣民族中學英文老師的格及莫沙諾驚叫起來。
照片中,她坐在教室的第二排,穿著傳統(tǒng)的彝族小褂。一只大狗大搖大擺地從教室里穿過,留下一串爪印。
當年的沙諾是“頂替”妹妹上的學。1990年,學校動員她父母讓適齡的大妹妹格及莫沙作讀書,但沙作只讀了幾天書便死活不愿再上學,父母只好讓9歲的沙諾替妹妹上了女子班。
這次“頂替”徹底改變了姐妹倆的人生。
小學四年級時,沙諾考入縣城的民族小學,后來進入涼山州民族中學,高中畢業(yè)后考入內(nèi)江師范學院英語本科專業(yè)。2006年,她大學畢業(yè)后進入普格縣民族中學,成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她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是一位基層法院的員額法官,倆人是中學同學。
如今的沙諾是全家的主心骨,不管大小事,家人都會跟她商量,讓她拿主意。
被“頂替”讀書的妹妹后來一直在家種田放羊,如今在普格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孩子,丈夫則在外地掙錢養(yǎng)家。
過去3年中,在沙諾的幫助下,記者聯(lián)系到了當年東山鄉(xiāng)女子班中許多人。
當年的90個女童,在27年后擁有90種不同的人生。沙諾當了老師,有人當了外科醫(yī)生,有人當了工人,有些做了生意……還有一些,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完成學業(yè),沒能改變宿命。
如今的東山鄉(xiāng)中心學校已經(jīng)讓老記者陳燮有些認不出了——過去的一圈平房被三棟白色的樓房取代。教室里窗明幾凈,教學設(shè)備一應俱全。學校里一半的學生是女孩。
村里也大變樣——家家戶戶住進了安全住房,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
只有中心校操場邊的3棵樹是當年留下的。它們枝繁葉茂,靜靜佇立,見證著學校27年來的發(fā)展變化。
金華英當年的兩個夢想實現(xiàn)了。
今天,行走在大涼山的土地上,建得最好的房子,一定是學校。老師們再也不用挨家挨戶找回放羊娃,“用教育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已成為各界的共識。
從2016年春季學期起,涼山實行15年免費教育——全面免除3年幼兒教育保教費和3年普通高中學費,并免費提供教科書。全州還開辦了3117個“一村一幼”幼教點,截至目前已招收幼兒12.61萬人。女童入學難問題已經(jīng)得到了根本改變。
今年9月,沙諾又站在新的人生起點上。她考到了普格中學任教,成為高一年級兩個班的英文老師。
站在講臺上,她目光篤定。很難想象,這位英文流利、眼睛明亮的女教師曾距離牧羊女的命運,只有一步之遙。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