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3月28日電 題:堅守與新生——西藏農(nóng)奴制社會經(jīng)歷者說
新華社記者劉洪明
窗外微風習習,陽光透過玻璃撒滿二樓陽臺。90歲的邊巴倉決老人,每天早上吃過糌粑后都坐在沙發(fā)上曬太陽,她看著滿屋子的鮮花盛開。她29歲那年經(jīng)歷了人生巨變。
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qū)城北街道波姆慶社區(qū),90歲的邊巴倉決老人在二樓客廳曬太陽(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1959年3月28日,西藏民主改革,從此廢除了黑暗的封建農(nóng)奴制,人民由此翻身解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61年來,社會制度的變更給百萬農(nóng)奴帶來了人生蛻變。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他們的生活日新月異。
同樣吃糌粑,分量和心情截然不同
3月,坐落在半山腰的日喀則市白朗縣旺丹鄉(xiāng)桑巴村生機勃勃,農(nóng)牧民忙著翻耕農(nóng)田,羊群從路邊跑過,春天的氣息十足。
喝著酥油茶,66歲的白瑪老人抱著重外孫哄他入睡,孫子孫女正在看書學習??粗麄儯赚敳挥傻孟肫鹱约旱耐?。
在日喀則市白朗縣旺丹鄉(xiāng)桑巴村,66歲的白瑪老人(右)在用羊毛紡線(3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父母都是恰魯莊園的農(nóng)奴,養(yǎng)了5個孩子,兩人一天只能掙兩勺子糌粑?!卑赚攺膹N房里拿出一個木質(zhì)糌粑勺,這樣的勺子是西藏老百姓從古至今盛糌粑的器具。
白瑪說:“以前父母每天都要拼死拼活地干,但全家人還是吃不飽?,F(xiàn)在家里的糌粑多得吃不完?!?959年民主改革時,白瑪家分到了11畝田地,從此一天能吃上三頓飯。
位于日喀則市江孜縣城西南約4公里的江熱鄉(xiāng)班覺倫布村,帕拉莊園坐落于此,全稱帕覺拉康,曾是舊西藏十二大貴族莊園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西藏貴族莊園。68歲的班覺倫布村村民多布杰對于糌粑有著獨特的情感。
在日喀則市江孜縣江熱鄉(xiāng),班覺倫布村村民多布杰(右)和老伴在二樓客廳澆花(3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多布杰家比白瑪家當時的處境稍好一點,他的父母、爺爺是帕拉莊園的差巴,可以從莊園租賃田地耕種,年底上繳一定的糧食和錢財。
“以前種地要向農(nóng)奴主繳稅,現(xiàn)在種糧食,政府還給補貼。小時候水果都沒見過,現(xiàn)在不僅主食豐富了,一年四季還能吃上蔬菜、水果?!倍嗖冀荀詈诘哪橗嫹浩鹦θ荨?/p>
多布杰還對產(chǎn)量的提高滿心歡喜。“現(xiàn)在跟以前比,真是想都不敢想,那時候青稞產(chǎn)量很低。從20世紀60年代到現(xiàn)在,青稞品種已更新?lián)Q代七八個品種,產(chǎn)量也從每畝15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彼f,今年政府正在建設高標準農(nóng)田,今后耕作更方便,產(chǎn)量還能提高。
在日喀則市江孜縣江熱鄉(xiāng),班覺倫布村村民多布杰的妻子在倒酥油茶(3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同樣的手工藝,如今共同致富
以前,白瑪?shù)母赣H尼瑪常年趕著毛驢從中尼邊境運送生活物資到莊園,母親做著編織卡墊等手工活,日復一日地艱辛勞作,卻改善不了他們的貧窮生活。
如今,桑巴村建立了編織卡墊和氆氌的合作社,這是白瑪?shù)呐畠鹤扛掳l(fā)展起來的。47歲的卓嘎闖蕩打拼多年,生意日漸紅火。
在日喀則市白朗縣旺丹鄉(xiāng)桑巴村,白瑪老人的女兒、47歲的卓嘎在合作社編織氆氌(3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2007年,卓嘎帶著村里2個人去日喀則市區(qū)租了一間門店,手工編織、銷售卡墊,銷路還不錯。卓嘎說:“積累了一些經(jīng)營經(jīng)驗,2015年就回到村里和兩位老同事一起干,一來能照顧老人和孩子,二來能給村民們找點掙錢的活。”
2019年,政府提供了30萬元扶持資金,這對卓嘎來說可謂錦上添花,她們把這筆錢作為村集體投資入股,成立合作社,每年給村民分紅?!艾F(xiàn)在有65人在合作社打工,其中32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平均年收入3萬多元?!弊扛碌淖院栏信c成就感油然而生。
民主改革砸碎了侵犯農(nóng)奴生存、婚嫁、流動、居住、勞動等權(quán)利的制度枷鎖,百萬農(nóng)奴實現(xiàn)了真正的人身解放。
圖為日喀則市白朗縣旺丹鄉(xiāng)桑巴村民族手工藝合作社工作廠房(3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同樣的豆蔻年華,住房和教育天壤之別
“小時候全家7口人住著15平方米大小的黑房子,睡在地上,沒有被子,只能蓋破爛的羊皮?!卑赚敵吨约旱牟匮b說,“現(xiàn)在我和老伴每年都有新衣服穿,孩子們都穿棉質(zhì)衣服?!?/p>
90歲的邊巴倉決在舊西藏曾經(jīng)歷過舉步維艱的生活?!澳棠探?jīng)常給我們講過去的艱苦日子,教育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边叞蛡}決的孫子南木加說,“她常講‘就算有100粒青稞也見不到白色,磨不出多少糌粑’。”
兒孫滿堂,已是四世同堂的邊巴倉決無憂無慮?!拔夷昧撕脦啄甑膲坌抢先私】笛a貼,今年我90歲了,每年能拿到500元補貼?!彼f:“現(xiàn)在政府對老年人的福利太好了,我要享福多活幾年。”
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qū)城北街道波姆慶社區(qū),邊巴倉決的孫子南木加為老人倒酥油茶(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以前,全家一直跟牛羊混住,沒想到現(xiàn)在老了還能住上兩層樓房。”邊巴倉決說,2012年政府安居工程使她家住上了新房,“吃飯的時候再也聞不到牛糞的臭味了?!?/p>
邊巴倉決想起她的姐姐,在13歲時,她的姐姐身上和臉上長滿麻疹瘙癢難耐,只能用繩子綁起來,最后還是在痛苦中死去。而邊巴倉決自2009年因腹瀉住院外,最近10年都沒生過病。
除了醫(yī)療條件大幅改善,教育環(huán)境也在發(fā)生變化。時代在發(fā)展,教育環(huán)境也一天比一天好。邊巴倉決告訴記者,在上世紀80年代,他最小的兒子去天津讀內(nèi)地西藏班,大學畢業(yè)后成為日喀則一名人民警察,過上了城市生活。
在日喀則市桑珠孜區(qū)城北街道波姆慶社區(qū),90歲的邊巴倉決老人欣賞家中綠植(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洪明 攝
正午時分,陽光明媚,室內(nèi)芳香四溢,邊巴倉決老人臉上的笑容十分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