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3月30日電 題:“有困難,就找紅馬甲!”——他們用心點亮萬家燈火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陸華東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19年如一日,奮戰(zhàn)在電力搶修一線,服務25萬多人次;他們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電力110”,“有困難,就找紅馬甲”在當地廣為流傳;他們堅信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他們是國網江蘇電力(如東公司)退役軍人黨員服務隊。
時刻堅守 護衛(wèi)“萬家燈火”
回憶起成立服務隊的初衷,幾乎所有的老隊員都會提及19年前的一個夜晚?!澳翘?,縣城老街停電了。搶修人員黑燈瞎火摸了半天才找到故障點。搶修結束后聽人說,停電時有位老人不小心跌倒,撞破了頭。我們就想,如果早到一會兒,也許這件事就不會發(fā)生!”服務隊發(fā)起人、第一任隊長繆恒生說。
如東屬沿海地區(qū),臺風等自然災害較多,加上以前老城區(qū)的電網基礎比較薄弱,電力故障時有發(fā)生。為了避免類似的事情再次發(fā)生,繆恒生等4名在城區(qū)維修班工作的老黨員決定“組個團”。
他們說干就干,很快就把黨員服務隊建了起來。為了方便群眾找到他們,服務隊統(tǒng)一制作了紅馬甲,身后寫有“共產黨員”四個大字,每次搶修后還會主動留下電話。
隨叫、隨到、隨修,24小時值班,365天無休——這是服務隊的莊嚴承諾。沒有值班室,他們買了行軍床,晚上睡在營業(yè)大廳以便及時接聽報修電話。為了更快地解決問題,隊伍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走遍大街小巷,記錄下各種數據。
“我們要把所有的路名、門牌、電器元件型號都爛熟于心,哪怕只能縮短1分鐘搶修時間,為的是盡快排除故障?!笨姾闵f,如今服務隊已經做到了1分鐘接單、2分鐘研判、3分鐘備料、城區(qū)18分鐘內到達。當年的一支小規(guī)模黨員服務隊,如今也發(fā)展壯大到17支隊伍。
熱心服務 “溫暖一座城”
作為第二任隊長,劉躍平今年即將退休,但他的手機平日里依然鈴聲不斷,因為居民用電有問題時已經習慣向他求助。
每次打開家里的空調,80歲的許繼福就會特別感謝劉躍平和服務隊的隊員。他家房子線路老化,使用大功率電器時總是跳閘。一個月前,老伴做了小手術后怕冷,但沒辦法用空調。情急之下,他打電話給“紅馬甲”求助。沒想到服務隊不僅很快趕來,而且冒雨前后來了三次,把線路全部重新更換。
在如東,越來越多人像許繼福一樣,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第一時間得到服務隊的幫助。例如,2004年4月27日上午,服務隊報修鈴聲大作:“我是掘港鎮(zhèn)中心醫(yī)院院長,病人已經上了手術臺,全院都停電了!”聽到這個求助信息,服務隊立刻帶上移動發(fā)電機乘車飛奔到醫(yī)院,勘探接線、啟動臨時電源,從接到電話到燈光亮起只花了15分鐘。
“事后,院方和病人家屬都拉著我們說,你們不愧是‘電力110’。這不僅是信任和肯定,也是把工作做得更好的鞭策。用電關系著社會運轉,涉及千家萬戶,連接著人民的美好生活?!狈贞犼爢T余新明說。
除了搶修運維,服務隊還堅持幫扶困難群體。國網江蘇省電力如東公司成立了“共產黨員服務隊愛心幫扶專項基金”,先后資助孤寡老人、傷殘軍人等200多人,捐資金額32萬余元,其中6名隊員更是堅守承諾照顧烈士父母36年。
初心不改 服務“永不褪色”
19年來,服務隊隊員一批批更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他們不僅傳承了老一輩隊員甘于奉獻的初心,而且更加注重技術創(chuàng)新,以求更快、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圖文報修、一鍵報修、接單回復,打開“如東黨員服務隊搶修”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即刻報修電路故障,調度員再把任務派給距離最近的隊員。搶修隊員還能借助小程序合理選擇路徑,避開擁堵道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搶修現場?!斑^去打電話,不知道什么時候到,在家干著急?,F在微信報修,能在后臺能看到服務隊的實時位置,踏實多了!”如東縣掘港鎮(zhèn)青園村村民唐敏說。
在服務隊的備品倉庫,記者看到各類電線和電器元件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旁邊都有一個二維碼,掃一下系統(tǒng)就會動態(tài)顯示庫存數量?!耙郧皳屝?,找配件要花不少時間。自從實現備品管理信息化后,很快就能找到匹配的配件。”隊員冒小林說,除了備品管理信息化,服務隊還實現了故障報修平臺化、搶修信息即時化、問題信息數據化,顯著提升搶修效率。
借助服務隊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一批技術難題先后被攻克:“多方向調節(jié)刀板的電動高枝鋸”解決了搶修鋸樹時鋸口方向無法調節(jié)的困難;“接地故障查找儀”縮短了接地故障的查找時間;“戶外箱柜電磁防銹鎖”解決了鎖具易生銹問題……
“我們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是為了更好服務老百姓?!庇嘈旅髡f,雖然脫下了“橄欖綠”,但穿上“紅馬甲”的他們將繼續(xù)盡己所能,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