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10月19日電? 專訪:用真實的社會影像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訪《零零后》導演張同道
新華社記者高山
“紀錄片用真實的社會影像和紀實的語言來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溝通思想與情感。”影片《零零后》導演、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同道18日在美國洛杉磯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這樣談及紀錄片在中美兩國人文交流中發(fā)揮的獨特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與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文學部、中國研究中心、東亞圖書館日前聯(lián)合主辦了首屆中美紀錄片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紀錄片美國名校展映活動,包括《零零后》《毛坦廠的日與夜》《人生一串》《崗拉梅朵》《四個春天》等多部中國紀錄片受到了美國大學師生的歡迎和高度評價。
張同道說:“中美是兩個大國,但是兩國的國情、歷史、文化存在各自特點,差異巨大。在當前中美關系的大背景下,更多深入的人文交流有助于增加情感認同、消除彼此的文化誤解。”
他指出,這次展映的幾部中國紀錄片都是反映當代中國社會生活點滴的作品,美國觀眾在影片中既可以看見不同的文化與生活,也可以找到共同的情感與關切。
作為此次中美紀錄片國際研討會的開幕影片,《零零后》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放映時引發(fā)了觀眾的熱烈反響。影片用12年時間跟蹤記錄“零零后”的生活,呈現(xiàn)了兩個2001年出生的孩子12年的成長影像。目前在美國求學的兩位主人公柔柔和池亦洋也出現(xiàn)在影片放映現(xiàn)場。原定50分鐘的映后交流被延長至70分鐘,依然滿足不了在場觀眾的提問熱情。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貝里教授表示,《零零后》抓住了新一代中國人的生活狀態(tài),主人公和現(xiàn)在的很多年輕人背景相似,都想了解外面的世界?!澳阍阢y幕前可以看到主人公的成長變化,包括思想、語言、人生觀的變化,我覺得能通過電影捕捉到這些變化是非常難得的。”
張同道認為,孩子的教育升學、代際溝通的焦慮與困惑是中美兩國學生與家長共同的熱點話題。《零零后》是一個中美文化交融的故事,讓觀眾體驗到中美文化碰撞的疼痛,也隱喻了新一代所面臨的國際化前景。
張同道說,中國紀錄片走進美國大學校園,就是希望年青一代能跨越文化隔閡、融合文化資源,以國際化的視野追尋自己的未來。他指出,美國大學生對中國的了解相對較少、也不盡全面,很多人對中國的印象僅僅來自美國媒體的報道,而紀錄片這種媒介形式,有利于他們透過影像目睹當代中國及中國人的真實生活。
張同道表示,他希望未來繼續(xù)擴大中美紀錄片界的交流,推動更多中國紀錄片走進美國更多高校。“年輕人是社會的未來,也是中美關系的未來,包括紀錄片在內(nèi)的各種文化交流,有利于美國大學生和年輕人加深對當代中國的認識,增進兩國年青一代的友誼?!?/p>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