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徽設計者林存真回顧過去近一年設計歷程 8個月圖紙修改5萬張
每次改稿臨近崩潰就果斷“關機”
林存真向北青報記者介紹冬奧會會徽的修改過程。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 張小妹
中央美術學院7號樓設計學院五層角落有一個不起眼的房間,沒有門牌號,甚至在樓道的引導牌上也沒有它的信息。但就是在這個小屋子里,801號作品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修改,最終從數(shù)件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確定為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會徽。
12月初,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這間低調的工作室,采訪了會徽設計者——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林存真,以及央美修改團隊。房間很?。喝龔堊雷?,兩臺電腦,一臺打印機,一個柜子,就是這里的全部陳設。平淡無奇,甚至可以說不那么有“設計感”。但是,當你轉過身去就會看到,門后方貼有滿滿一墻A4紙打印的冬奧會會徽修改稿。它們,提醒著來訪者這里的與眾不同。
截稿前一天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
2017年1月23日,農歷臘月二十六,年味兒漸濃。正要進入放假狀態(tài)的林存真,收到冬奧組委通知:“801號作品入圍了”。
自己的方案得到冬奧組委認同,對設計師林存真來說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兒。去年7月31日,冬奧組委向全球發(fā)出邀請,征集會徽設計方案。而在此前,北京申辦2022冬奧會的標志就出自林存真之手。2015年冬奧申辦成功后,設計師的職業(yè)本能讓林存真開始考慮:要繼續(xù)參與會徽設計嗎?
林存真所在的中央美術學院是中國頂尖的藝術設計院校,對于冬奧會會徽設計,師生的參與熱情都很高。征集開始后,央美還特別舉辦了奧運設計論壇,與全球各地的設計師以及在校學生一起探討奧運標識設計,這也激發(fā)了林存真內心對于設計的熱愛,并下定決心繼續(xù)參加征集。
2016年11月30日是會徽設計方案征集的最后一天。這天下午,林存真帶著學生們來到會徽設計征集辦公室提交作品?!敖馗宓念^天晚上才做完,我這拖延癥實在太嚴重了”,林存真回想起當時的經歷笑著說。
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設計方案共征集到作品4506件。至此,801號作品正式成為4506件會徽設計方案中的一員。
殘奧會會徽經歷顛覆性修改
短暫的入圍喜悅后,林存真意識到即將到來的才是真正的困難期。在通知801號作品入圍的時候,冬奧組委同時也提出了修改要求和時限,而第一次交修改稿的截止日期就在元宵節(jié)后。2月3日,加密的計算機搬到了中央美術學院;2月6日,由央美設計學院院長王敏擔任組長的修改小組,與林存真一起,開始了會徽方案的修改。這一天是正月初七。
801號作品包含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兩個設計方案。其中冬奧會會徽以書法體的“冬”字為主要結構,這一思路得到了業(yè)內的一致認可,修改主要集中在色彩等細節(jié)。央美設計學院教授杭海一針見血地對修改指出了一個明確方向:“林老師作為一名女性,顏色的選擇往往比較柔和,但冬奧會是一個運動會,顏色應當更加有力度,更顯示力量?!?/p>
相比之下,冬殘奧會的會徽修改則經過了更多次的“顛覆”。12月5日,在會徽修改的機密室,林存真翻出厚厚一沓修改稿對北青報記者說:“之前用過夢字、心字,但都推翻了。最后大家一致認為還是飛字最好?!?/p>
“林一刀”的走火入魔
機密室墻上貼出來的修改稿中,有些是用紙張碎片拼湊出來的。對于這一細節(jié),林存真和修改小組里1989年出生的年輕設計師陳翊筠都笑了。陳翊筠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私下里叫林老師為“林一刀”。原因是在改稿的過程中,林存真更習慣于在紙上動手:“看哪兒不順眼,咔咔就直接上刀子了,然后再把覺得更合適的方案貼上去對比?!痹凇岸弊值男薷纳弦彩且粯樱窈褚豁硯资组L的卷紙,林存真一寫就是一卷,從桌上拖到地上再延伸到門外。
一度,林存真的修改甚至有了“入魔”的狀態(tài)。在陳翊筠的印象里,工作時候聽到林存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行,這個不行,這個也不行”。設計師最怕的“改麻木”在林存真這里卻變成了另一種體會:“一個圖形改一百遍后,發(fā)現(xiàn)還能改好,今天的比昨天的好,這就很開心了?!币虼?,杭海評價林存真時說,她不像一個設計師,而更像一個參加冬奧會的運動員。
當然,林存真在修改過程中也有崩潰的時候。今年2月15日就要交第一次修改稿,時間臨近了她還沒有改出滿意的效果。“希望有一個比較大的突破,但改來改去老覺得跟原稿脫離不開,”林存真說,“加上還要繼續(xù)PK,改得不好可能就要被刷掉,壓力很大。”這天晚上到了11點,林存真看每一張修改圖都很難看,感覺快要崩潰了。機密室內氣氛非常壓抑,跟著一起修改的學生都不敢說話了。這時林存真意識到自己狀態(tài)不對,便果斷關上了電腦,說:“大家回去吧,我們明天再改。”
當晚,林存真求助了杭海教授,希望通過“別人的眼睛”來看一看。杭海認為圖形有些碎,根據(jù)這一建議,林存真再次投入到方案的修改中。十個月后回憶起當時的崩潰,林存真說:“你是什么情緒,你的設計作品就是什么情緒。狀態(tài)不對的時候就不要硬撐了,改不好的?!?/p>
8個月修改超過5萬稿
林存真告訴北青報記者,最初修改作品的工作室并不在“機密室”,而是暫時借用了學院的一間會議室?!爱敃r以為一個月就可以完工,正好開學,不耽誤會議室的正常使用,”林存真說,“結果一個月到了,稿件的修改還遙遙無期,最后就騰出了這么一間小屋子,搬進來繼續(xù)修改?!庇捎跁盏男薷娜躺婷?,大家干脆就叫這間屋子為“機密室”。
來訪者都被墻上貼著的修改稿所吸引了,但事實上,這一墻修改稿只是會徽修改過程中鳳毛麟角的重點篇章。電腦里的數(shù)據(jù)才真正記錄了這一艱辛歷程:兩個硬盤,338個文件夾,2499個文件,占據(jù)內存14.34個G。每張修改稿所占據(jù)的容量僅為不足300kb。這意味著,從2017年2月6日到2017年10月9日,修改稿的數(shù)量超過了5萬張。
電腦里記錄的10月9日不是終稿日期,而是另一輪修改的開始。從這一天起,修改的地點從機密室搬到了印刷廠。由于電腦版和實際印刷版的顏色會有偏差,尤其是會徽方案中有較多的漸變色,漸變色比較難控制,打印過程中會出現(xiàn)顏色差距以及漸變銜接不順的情況。為了保證效果的完美無缺,修改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需要打印出來看效果,再進一步調整顏色。
這段期間,陳翊筠幾乎每天都要往返于美院、印刷廠和奧組委之間?!懊涝菏窃诒彼沫h(huán)和北五環(huán)之間,印刷廠在六環(huán),冬奧組委在西五環(huán)和六環(huán)之間,這三個地方相當于畫一個三角,很遠。尤其是從印刷廠到奧組委,基本是斜穿整個北京,是一條斜線,相當于最遠的距離了,”陳翊筠回憶說:“有的時候修改比較多的話,在印刷廠一待就是一天。最長的一次從早上8點半到那兒,做到晚上將近9點,然后打印出來,再送過去?!?/p>
如今,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的設計方案塵埃落定?;赝@一年,林存真非常感慨,做設計工作,很難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用一年的時間來研究一個圖形,“這就像是我的一年圖形進修課”。
對話
冬奧會徽設計難點在于“預見未來”
對話人:2022年冬奧會會徽和冬殘奧會會徽設計者、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林存真
北青報:冬奧會會徽的整體造型是一個“冬”字,能談一談這一設計的靈感嗎?
林存真:其實沒有所謂的“瞬間靈感”。設計更多是一個研究性的工作,有靈感閃現(xiàn)的剎那,但更多的時間需要踏實下來,反復研究如何更接近完美。
之所以選擇“冬”這個漢字,是因為漢字是最具表達力的元素之一。在奧運會這一國際平臺上如何展現(xiàn)國家形象?漢字就是最好的文化自信。我們國家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這五千年的文明延續(xù)下來,漢字承載了最多的文化因素。
設計過程中最核心的元素是運動員,通過線條結構和色彩展現(xiàn)運動員在冰雪運動中的動感和力量。此外,冬奧會舉辦期間正好是我們的農歷新年,所以也加入了歡慶和民間的元素。
北青報:設計中有哪些難題?
林存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會徽是同時發(fā)布的,兩個會徽一起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又都是以漢字為主體,很容易成為一個詞語。設計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重新組成的這個詞語的語意闡釋。
還有一個難題,現(xiàn)在是2017年,冬奧舉辦是在2022年,五年后一定會有新的技術和新的展現(xiàn)方式,也就意味著會徽的展示有新的可能性,這是一個需要“預見未來”的設計。所以設計過程中,就把立體的、動態(tài)的應用,都已經考慮進來了。
北青報:奧運對您來說并不陌生,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的標識也是您設計的。兩個標識之間也有著一種延續(xù)性,這對您設計會徽時有哪些幫助?
林存真:(搖頭,笑)不,同一個設計師把申辦和舉辦的會徽都做了,我覺得是個劣勢。對于其他設計師來說,這是新的東西,沒有條條框框。但對我來說,自己做過一次,這次要超越自己,做一個新的,很難。最難的就是超越過去的自己。(記者 張小妹)
-
征集丨2018"我向總理說句話"網民建言
2017-12-15 09:39:47
-
"自愿加班"與變相延長工時算加班嗎?
2017-12-15 09:42:06
-
銀行推出統(tǒng)一APP 回看移動支付格局變化
2017-12-15 09:43:05
-
這張漫畫"版權屬于全體中國人"
2017-12-15 10:19:53
-
定了!這些企業(yè)和高校要搬到雄安新區(qū)
2017-12-15 10:19:53